感叹号是什么(感叹号比喻成什么)
逗号用于未完成的句子,句号用于完整的句子。提问用问号,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书名用书名。
当然,在以上16种标点符号中,每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特定的用法,所以不应该误用,更不应该滥用。
从现在开始,传统媒体仍然坚持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毕竟从文字到校对、编排,还是有一套基本的新闻发布程序的。但是,有些网络媒体就不一样了。他们在追求新鲜事件的时效性和快速发布的同时,偶尔也会忽略这些基本的信息资源网络规范。尤其是自媒体时代,大部分平台都没有一个规范的编辑团队,大部分都没有专人编辑校对。至于标点,写手写什么,平台上就发什么。
由此,形成了网络新闻稿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翻翻媒体的一些“新闻报道”,随便数一数一篇文章用了多少个惊叹号。这种用法要表达的是一个多么夸张的客观事实?更何况是同时用3-5个感叹号。这种创新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什么是感叹号?感叹号也叫情感标志(!),主要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达强烈的感情。
感叹句是什么?感叹句是主要表达感情的句子。他们表达强烈的感情,如赞美、喜悦、愤怒、叹息、惊讶等等。感叹号应该用在句尾。
在展现客观事实的新闻报道中需要表达强烈的感情吗?需要组织赞、喜、怒、叹等强句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加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违背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最常见的“案例”是一些报道中文章末尾的那句话:“本报将继续!”“记者继续!”。这本书只是一个新闻单位或者记者对一个事件的报道态度的表达,但是加上一个感叹号,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歧义。
曾经有人建议在新闻写作技巧中不要使用感叹号,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不妥。比如,在采访从第三人称获得的信息时,为了揭示第三人称的个人情绪,可以在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信息资源网的末尾和感叹句的末尾加上感叹号。当然,这只是特例。
某些标点符号的使用频率似乎与作者的习惯和喜好有关。感叹号的滥用不仅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常见,在当前一些社交软件中也很少见:“你在吗?”你现在有时间吗!现在可以看看了吧!"
列举这种,我们突然发现身边这种人还真不少。但是,作为一名从事新闻记录和报道的记者,我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不要着急写,三思而后行,抓住要点,注意结构。从标题到标点符号,都要对广大网友和读者负责,为新闻事业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文/信息资源网刘雷刚)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