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跟台积电缠斗20余年)
他出生南京,移民台湾,在美国崭露头角,却在退休之时一手创办了中国大陆芯片制造业龙头企业。
他66岁创办大陆第一家大硅片企业,70岁创办大陆第一家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牧师企业,堪称中芯国际的传奇人物。
张汝京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教父”的张汝京,一生创业无数,只为振兴中华。
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90年代世界芯片界里的风向标,他去哪里建厂,哪里就是下一个芯片市场的孵化地。
如今的张汝京老先生已经74岁高龄,年过古稀的他却仍没有退休的打算,一次又一次的创业究竟是出何考虑呢?
埋下一颗种子
张汝京,194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不过他对出生地的记忆几乎是一片空白。
因为还不到一岁的时候,父母就因时局影响带着他和哥哥离开了大陆,定居到了中国台湾。
所以在张汝京的童年记忆中,台湾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乡,但这并不能割断他与大陆之间的那条纽带。
归根结底,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还是父亲张锡纶。
张锡纶本是业内有名的炼钢专家,在南京过着一家四口的稳定生活,无奈时局动荡才不得不举家搬迁到中国台湾。
然而距离上的疏远并不能磨灭掉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不止一次地在午夜中梦回大陆。
与此同时,张锡纶还总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导两个儿子,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耳濡目染之下,张汝京从小就对大陆有着特殊的感情,只可惜这份感情也只能暂时埋在心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汝京很快就长到了上学的年纪,学校里的他成绩优异,一路考上了台湾大学。
也正是在大学四年里,他接触到了机械工程系,并从中得知了彼时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落后现状。
拥有强烈爱国之心的张汝京当下便决意为国争光,只是想要通过大学四年的皮毛知识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简直是难上加难。
犹豫再三,他决定继续进修,只是在选择研究生学校时却犯了难。
张汝京不得不承认,国外的科技技术与国内相比更胜一筹,可他又不愿意为此走上异国他乡。
更何况父亲肯定也不会同意这个请求,毕竟爱国像一颗种子始终埋在这位老人的心中。
尽管如此,张汝京还是不愿将科研之路止步于此,忐忑不安的他还是将这份不情之请告诉了父亲。
万万没想到,父亲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甚至还有些欣慰。
“只要你始终坚定这颗爱国之心,爸爸永远支持你。”
父亲的话让张汝京又惊又喜,也正是这句话始终指引着他在美国求学以及工作的道路。
1970年年初,这位22岁的年轻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美国的征程,向着心仪的航天类专业正式出发。
谁曾想到了以后,所有事情都和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原来前往美国留学的华人,并没有权利自由选择最前沿的专业,航天类更是想都不要想。
没有办法,张汝京也只能被迫选择了一个当下最冷门的专业,工程科学系电子专业。
好在他天生就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即便是看不见任何未来的冷门专业,他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上天终究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张汝京的辛勤努力很快就得到了赏识,甚至还没有到正式毕业就收到了一份不错的入职邀请。
它就是一家在世界半导体产业历史上都曾留下过辉煌成绩的美国公司,德州仪器。
突如其来的邀约令张汝京惊喜不已,一心为提升实操的他二话不说便接受了这个邀请。
科技的道路总是永无止境的,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美国一工作竟然就是20年。
张汝京心中那颗爱国的种子始终深深埋在心底,难道这辈子就要食言了吗?
正当他对自己多年来的选择而感到自责和后悔时,另外一件事忽然加快了他回国的脚步。
越努力越幸运
1996年夏,张汝京正在像往常一样在公司上班,门外忽然来了一个中国电子部的访问团。
听着对方熟悉的中国口音,这位远在异国他乡的48岁中年男人情不自禁红了眼眶。
短暂寒暄之后,张汝京连忙带着老乡们前往公司内部进行参观,看的本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仪器,不曾想却引发了对方极大的反应。
“哇,这里也太进步了吧。”
“对呀,与国外相比,咱们中国简直是落后了二十年,究竟怎样才能追赶上来呢?”
“真心希望有一些真正做这行的华人能够回来,把中国的半导体做起来。”
同胞们的对话一字一句都记在张汝京的心里,他不止一次希望口中的那个华人就是他自己。
中国电子部访问团仅仅来了一周就回国了,可他身体里那颗归国之心却始终没有按捺下来。
思虑再三,张汝京觉得不能再这样将错就错下去了,祖国正处在发展建设之中,自己却还在国外卖命。
面对前途和祖国,这个即将年过半百的男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1997年年初,张汝京正式向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提出辞职,并于次日踏上了回家的路。
或许是因为心中始终装着家乡,他回国后的第一站并不是中国台湾,而是江苏无锡。
得知张汝京的到来之后,无锡华晶电子芯片公司老板不仅郑重接待了这位高材生,还为其单独成立了一家名为世大芯片厂的新公司。
不过他在大陆并没有待太久,便因各种原因携世大芯片厂的员工和技术迁徙到中国台湾。
兜兜转转,张汝京最终还是重新回到了从小生活的地方,所有事情仿佛也是自此以后开始悄悄发生改变。
在这位高材生的带领下,世大芯片厂发展迅猛,很快就完成了0.5微米的技术研发项目。
除此以外,这家新起之秀甚至还一跃成为台湾地区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几乎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
张汝京的崭露头角很快就引发了各个同行的注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台湾地区的芯片产业霸主“台积电”公司。
面对这个一路高歌的对手,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感觉到深深的威胁,而想要把敌人变成朋友的唯一办法就是收购。
2000年,这位老总主动向张汝京抛去了橄榄枝,并且在中间人的帮助下进行了面谈。
谈起张忠谋,张汝京的第一反应就是“正人君子”,因为对方并没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是轻松地问了一句。
“你赞不赞成世大芯片厂被收购,如果赞成我们才会考虑收购。”
话音刚落,张汝京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几条并购后的好处,抛开理想的并购价格以外,他最在意的其实是张忠谋这个人。
张忠谋
原来张忠谋在创业“台积电”之前,就曾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三号人物,位及资深副总裁。
这样算下来,他还是张汝京的老领导,将世大芯片厂交给老领导来带领基本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一切仿佛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张汝京的心里却还是始终有件事放不下。
“并购之后,公司可不可以支持我在大陆办厂?”
听到这里,对面的张忠谋明显露出了一丝讶异的表情,不过他很快就又说出了另外一个事实。
“其实我们都想去大陆盖厂,只可惜现实条件不允许。”
对方的话让张汝京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但他打心眼里不相信大陆会始终停滞不前。
于是在“台积电”完成收购世大半导体之后,这个倔强的男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高薪职位和股票,携妻儿一起回到了中国大陆。
2000年,张汝京和时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的江上舟一拍即合,在上海张江共同创办了中芯国际。
当然,此次卷土重来的他也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为中芯国际带来了很多优质技术人员。
其中不仅包括原世大芯片公司紧随而来的老员工,还有意大利、美国等国外慕名而来的工程院士。
短短半年,中芯国际便云集了四百多个技术人员,再加上中国政府和美国投资人的支持,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中芯国际很快就在大陆拥有了4个8英寸厂和1个12英寸厂,速度堪称史无前例。
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中国速度”无疑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速度提升的与此同时,技术和产能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为了与美国商谈将芯片技术开放到0.18微米,张汝京不止一次地向美国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和国务院四个部委进行协商。
商务部和国务院向来都是比较乐见其成的,唯一不好沟通的就是其他两个部门。
在张汝京一再表示绝对不会做原子弹的保证下,能源部才肯松口,但国防部却始终没有停止对他的调查。
从学校到家庭再到宗教信仰,他的所有隐私几乎全部被国防部一览无余,但一想起为了祖国,就是做再大的牺牲也绝不后悔。
或许是上天被张汝京的爱国之心给感动了,也或许是幸运女神降临在了他的头上,芯片技术0.18微米总算在国内成功开放。
正当他为这份意外收获而欣喜不已时,一场来自同胞的质疑忽然袭来。
创业永不止步
2003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为3.65亿美元,虽然与龙头行业差距甚远,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增长率还是引起了同行的眼红。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海峡那边就忽然传来了一份通知,命令其6个月内从大陆撤资,否则将定期交付1500万台币。
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张汝京惊讶不已,自己向来在厂里安安分分做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来自台湾的那些工程师们才将真相娓娓道来。
原来这些工程师们曾经在台积电就职,离职之时随手将人家机器里面的说明书带了过来。
尽管这些东西对于大陆来说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官司已经打上了门,他们也确实做错了事。
于是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向美国三家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中芯国际侵权、窃取商业机密,并索赔10亿美元。
没有办法,张汝京也只能忍痛割爱将这些员工辞退,可是“台积电”那边的官司却迟迟不肯收回。
除了此前的撤资与罚款以外,对方甚至又变本加厉地增加了一条。
“张汝京10年内不许踏足台湾一步,并撤掉其台湾户籍身份。而且对其进行过融资的台湾企业,如果不撤资也将受到株连。”
无论是钱还是利,张汝京都不在意,没有了台湾户籍这个身份,反而更有利于在大陆大刀阔斧。
所以在与“台积电”打官司的接下来几年里,他仍然靠着一流供货速度和压低价格争取到不少国际大单。
2004年3月,中芯国际正式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其国际产值甚至已经超越新加坡,晋身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尽管如此,中芯国际还是在2009年11月4日台积电提起的美国加州诉案中败诉。
一周后,中芯国际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与“台积电”和解,并向其支付2亿美元以及10%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张汝京也自此辞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或许这也是台积电同意和解的要求之一吧。
不过这场风波并没有让他从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了内心的创业之路。
离开中芯国际以后,张汝京很快就正式进入LED研发制造以及LED相关应用产品领域。
短短三年,他就已经在国内投资了4家LED企业,并于2014年创办了一家专注于芯片材料“硅”的上海新昇企业。
只可惜张汝京仅仅在上海新昇停留了四年,就将其交给公司的第二把手管理,转身投入到下一段创业。
2018年5月18日,这个古稀之年的老者以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将芯片制造业的设计、制造、封测三个最重要的环节集结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张汝京的新创业之路再次开启,他也再次回到了芯片行业。
无奈这次创业仍然没有坚持太久,2021年11月中旬开始便有传言传出他准备离职芯恩。
果不其然,2022年5月3日,张汝京以积塔半导体执行董事的身份在临港厂区开展企业文化讲座。
这次的他并没有选择再次创业,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了更多的半导体人和创企已经投身于国产半导体的发展之中了吧。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