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出台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日前,北京养生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留抵退税,从申请提交、审批完成,到退税款到账,整个过程仅用3天。“流程的缩短,审批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办税便利性和纳税人获得感。”公司总经理赵曦说。
赋能数据“自动”,省去企业“跑动”,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助力企业加快恢复发展。其中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北京将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此次出台的措施,重点围绕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等方面,提出了34条改革举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戴颖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先后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18条、稳增长45条和助企纾困促消费27条等政策。截至8月1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400亿元;社保缓缴政策惠及3.4万家企业约115万人,缓缴金额达60亿元。
在涉企服务方面,北京将在全市开展“防疫情、稳经济、助企纾困”走访服务活动。针对企业急难问题和困难行业集中诉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多种方式,加大协调解决力度。
“北京市开展‘一证多址’改革,食品连锁企业新设门店、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增设经营场所无需新办相关经营许可证。”戴颖介绍,仅降低企业银行开户和支付成本方面,年均就可为企业减免费用超6亿元。1月份至7月份,北京新增市场主体15.03万户,同比增长3.37%。
针对疫情期间企业远程办公需求,北京将加快建设“全程网办、集成联办、跨省通办、移动可办”的数字服务平台。同时,持续推动中小微企业首贷补贴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事项网上办理,加快实现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对于餐饮、零售、文娱、乡村民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加快推行“一业一证”。
今年3月份,北京市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截至目前已为210余家企业办理歇业备案。《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歇业期间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不视为违法行为;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可在1%至4%范围内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
在企业关心的办税缴费便利度方面,北京也不断扩大线上办税事项范围,优化纳税人网上办、掌上办体验。目前,全市主要涉税事项全部实现电子税务局网上办理,纳税申报的网上申报率全年保持在99.5%以上;其他涉税业务也普遍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办理率达99%。
(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