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鹀(中国鹀科鸟类)
白头鹀(学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体重20-43克,体长170-185毫米。白头鹀雄鸟头顶中央至枕白色,前额和头顶两侧黑色或黑栗色,有时前额混杂有棕色或白色,眼先、眼周和眉纹栗色或栗红色,从嘴基经眼下到耳覆羽白色形成一块明显的白色斑。背、肩褐红色或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有的还具黄褐色羽缘,后颈沾灰色,常呈褐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棕色,羽缘沙皮黄色或黄白色。尾羽黑色,中央一对较浅淡具黄褐色羽缘,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具楔状白斑。翅上小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棕红色或栗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羽缘,次级和三级飞羽外翈具棕色或红褐色羽缘。颏、喉和颈侧栗红色或栗色,胸、两胁有的标本到上腹淡栗红色或赭色,胸部羽毛具窄的白色羽缘具暗色条纹和斑点,胸和喉之间有一半月形白斑,颈侧亦有一白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具棕褐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新换的秋羽头部白色几乎全被橄榄灰色或黄褐色羽缘所掩盖,上体亦具宽的橄榄灰色羽缘,遮盖住了背部的黑色纵纹,因而使头侧和背均显得较淡、较灰,腰和尾上覆羽具淡赭色羽缘。下体亦具宽的淡色羽缘,使下体显得较浅淡。雌鸟头顶和枕淡灰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头部白色被遮盖和较少发展。眼先和眉纹土红褐色,耳羽黑色,背、肩淡红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皮黄白色,喉、颧纹、喉侧和胸土红色或栗色、具褐色斑点,胸具细的红褐色纵纹,羽缘白色。雄鸟和雌鸟相似,但头部无白色。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下嘴较,上嘴中线褐色;脚粉褐色。青海亚种额及侧冠纹多黑色,且栗色图纹深沉。雄性幼鸟:头顶条纹浓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样具浓密的暗褐色条纹;余部羽毛和雌鸟相似。
中国分布于宁夏贺兰山,新疆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繁殖鸟),东北北部,河北以至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喀什布(冬候鸟)及江苏沙卫山岛(迷鸟)青海湟水河谷及甘肃(留鸟),6—11月见于青海西宁、贵南、同仁、柴达木、都蓝和青海湖。
青海亚种在中国为留鸟。指名亚种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山为夏候鸟,中国其他地区为冬候鸟或旅鸟。在中国吉林长白山麓地区每年春季迁徙从3月末开始,4月中旬结束,大量迁徙出现在4月初。秋季于10月中旬至11月初迁经长白山。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多成数10只的小群,多者达30余只。活动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间、地头和林缘灌丛与草丛中。在中国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栖息于低山至亚高山草甸带。鸣声似其他鹀类,为“chi chi”声。且多在起飞和隐伏时鸣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鸣啭最盛,多在树上及电线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为主,且多是杂草种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麦等。也吃一些昆虫,特别在夏天,以大量昆虫喂雏,其中有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也吃些蜘蛛等 。据在中国山西对冬季食物的统计,植物性食物约占97.6%,动物性食物仅占2.4%。
繁殖期5-8月,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有个体开始求偶,迟至7月中旬还可听到求偶鸣叫声和见到营巢的个体,麦茬持续时间较长。营巢于地上,巢多置于靠近幼树灌木脚下往年的枯草地上凹处。巢呈杯状,以枯草茎、草叶和草根构成,内垫有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3-14厘米,内径6-7厘米,深4-5厘米。隐蔽很好,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锈褐色或红褐色斑,有的为白色沾紫色或沾绿色、被有发丝状的红褐色或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纹。卵的大小为19-23.3毫米×14.2-17.3毫米。1天产1枚卵,多在每天早晨产出。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14天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