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书信(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的信)

访客2023-08-23 15:39:4011
导读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林徽因的书信,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的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说起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林徽因的书信,林徽因卢沟桥事变后写给女儿的信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起林徽因,很多人一定不陌生,这个被称为最牛“名媛”的女性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

2、首先她出身名门,祖父和康有为是同科进士,在浙江担任过地方官,父亲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北洋政府当过司法总长。

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叔叔,叫作林觉民,就是写下《与妻书》的那个赫赫有名的革命先驱。

4、当然,提起林徽因,还有人对她的感情生活是津津乐道,这几个男人都和她都有过感情交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5、这三个人,都是在历史书上能到找到的人物,能接触其中一个都算难得了。

6、当然,林徽因最让人敬佩的还是她的才华,她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

7、林徽因不仅是个才女,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她有一双儿女,都是北大毕业,后来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这个林徽因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8、她的女儿梁再冰回忆道:母亲对她而言,不仅仅是母亲,也是朋友和老师。

9、现在在网上流传着一封林徽因写给女儿的信,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林徽因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理念和态度。

10、这封信写于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那个时候,梁再冰只有8岁,和姑姑在北戴河居住,林徽因则离开了北京,在外游学。

11、8岁的小孩子,字尚且认不全,但是林徽因还是坚持给孩子写信,为了方便女儿阅读,她把信中的内容分为十条,一条讲一件事。

12、因为卢沟桥事变刚刚爆发,林徽因在信里鼓励女儿要勇敢,要有决心,什么都不要怕。

13、为了让女儿了解自己的行程,林徽因还特意给她画了一幅地图。

14、在信里面,林徽因完全没有因为孩子还小,就居高临下进行训诫,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叮嘱。

15、我认为,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亦师亦友“,家长既要成为孩子的领路人,教育者,也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16、和孩子敞开心扉,让孩子敢于向你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17、家长式的教育,固然能够培养出”听话“的孩子,但是表面的唯唯诺诺并不是出自内心的折服,只是迫于压力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一旦孩子成熟起来,顾忌少了,必然出现反弹,老实孩子就会变成逆反的少年。

18、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要像林徽因学习,蹲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19、能做到。

20、和孩子平等交流有利于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做父母尽心尽力做到的一件事情。

21、一、林徽因给8岁的女儿写信林徽因在外游学,不得不与8岁的女儿分开,虽然母子分离,但林徽因一直给女儿写信,梁再冰虽然只有8岁,识字不多,但林徽因仍然坚持给女儿写信。

22、林徽因为了女儿方便阅读,她将信中的内容分为十条,一条只讲一件事情,为了女儿了解自己的行程,林徽因还特意画一幅地图让女儿看。

23、卢沟桥事变刚刚爆发,林徽因就写信鼓励女儿要勇敢,坚强。

24、二、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亦师亦友很多父母总觉着自己走过的桥比孩子走得路还要多,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孩子,让孩子无条件听从。

25、这样的出发点虽然好,但是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让孩子缺乏判断性,父母可以和孩子平等交流谈论彼此的想法,但是不能给孩子做主,更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26、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亦师亦友,是父母,也是老师,是朋友,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知心人。

27、你把孩子当作朋友,孩子也会把你当作朋友的,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相反如果你专制,孩子会变成表面一套,心里一套,敢怒不敢言。

28、三、换位思考,有利于亲子关系有时候我是很难做到和孩子平等交流的,总是忍不住地对孩子实行专制,可是反过头来再去想一想,孩子毕竟是孩子,你不能要求一个7岁的孩子拥有30多岁的思维,很多事情就得慢慢来。

29、再回想自己小时候的成长路程,根本没有必要动怒,没有必要大动肝火,更没有必要搞专制,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交流,让孩子慢慢学习慢慢长大。

30、努力做到了。

31、时间证明早期教育就是要以正面教育为本,以朋友式平等交流为主,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是可以的,只要认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结果了。

32、我可以做到的,因为我一直都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因为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让孩子更加的董事。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