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是多大年纪(知天命)
大家好,小珊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知天命是多大年纪,知天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知天命”代指五十岁。
2、一、解释“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
3、“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4、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5、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6、二、出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逾 同:逾)——《论语·为政》三、出处释义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
8、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9、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10、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
11、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12、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
13、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14、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
15、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
16、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17、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
18、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19、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20、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21、扩展资料人在各个年龄段的称谓1.赤子:初生的婴儿。
22、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3、(小孩子生出来是红色的,所以叫赤子。
24、)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25、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
26、4.龆龀:儿童换齿。
27、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28、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29、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30、6.幼学:10岁。
3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32、”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
33、”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34、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
35、《礼记·内则》:“拂髦,总角。
36、”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
37、”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8、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39、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0、”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41、9.及笄:女子15岁。
42、10.束发:男子15岁。
43、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44、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
45、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46、12.弱冠:男子20岁。
47、《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48、”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49、13.而立:30岁。
50、《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51、”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52、14.不惑:40岁。
53、《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54、”后用作40岁的代称。
55、15.知命:50岁。
56、《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57、”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
58、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59、16.耳顺:60岁。
60、《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61、”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62、17.古稀:70岁。
63、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
64、”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65、18.耋:70-80岁。
66、毛传:“耋,老也。
67、八十曰耋。
68、”《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69、”19.耄:80-90岁。
70、《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71、”20.期颐:100岁。
72、《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73、”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7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天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 (名词释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5、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7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77、」「有」字,音义皆同「又」字。
78、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
79、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
80、」《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81、」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
82、「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
83、《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84、」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
85、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
86、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
87、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88、「三十而立。
89、」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
90、」刘氏《正义》:「立,谓学立。
91、」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
92、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93、「四十而不惑。
94、」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
95、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
96、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
97、立,守经也。
98、不惑,达权也。
99、」「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
100、「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101、不知权变之道。
102、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03、「五十而知天命。
104、」「天命」,就是天的命令。
105、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
106、」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
107、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
108、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
109、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
110、故以知天命自任。
111、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
112、」孔子学《易》,乃知天命。
113、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114、「六十而耳顺。
115、」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
116、」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
117、」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
118、」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
119、」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
120、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
121、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
122、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12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4、」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
125、「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
126、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127、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128、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
129、」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
130、五十知天命,是悟境。
131、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
132、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133、其中,“五十而知天命”,则是对人生一个特定阶段及状态的概括。
134、我个人相当喜欢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这里的“天命”与“五十知天命”含有相同意会的五十岁,孔子晚年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以前是50,但在现在看来是65。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