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云剧情介绍(审计风云剧情介绍观后感)

访客2023-09-21 21:42:2967

项俊波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笔者在基层审计机关工作时,他正是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很多人都知道当时的“铁面”审计长李金华。其实项俊波就是当时的干将之一。

项俊波的审计人生,正是“审计风暴”从蓄力到爆发的时刻。

他是1993年到南京审计学院任职院长助理,一年后任副院长的,虽然他当时还只是个本科生。但是1996年调审计署工作后,他的业绩便非同寻常。

共和国的“审计风暴”自1998年开始,2003年始见锋芒,至2004年开始大面积“指名道姓”,从而达到高潮。

1998年,李金华审计长指挥全国审计机关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全面清查粮食系统违规违纪问题;指挥全国18个特派员办事处对18个省市国税系统进行审计,查出违法违纪金额59.35亿元;19个直属海关审计查出违反税收法规金额6.38亿元。这样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在审计系统是首次,项俊波正好赶上,并实际参与审计和相关案件查处工作。

1999年,对国税机关的查处继续深入开展。对15个省级国税局审计查出违法违规金额47.70亿元;18个直属海关审计查出违法违规金额16.6亿元;中央国库18个省级分库审计查出违法违规金额16.06亿元。

这一年,群众举报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蓟县国税局多数员工都有或深或浅的牵连。时任局长的梁化泉千方百计地阻扰审计人员的工作。梁化泉的儿子是当地一霸,有黑社会背景。他收买了当地的黑社会,对审计小组的驻地进行监控。恐吓电话甚至打到了项俊波在天津的家中,当时只有项俊波年幼的女儿在家。歹徒威胁说:“你们这么干下去,没什么好处,小心点!”

然而,项俊波却震慑住了对方:“告诉你,我参过军,打过仗,负过伤。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什么我没见过?”在李金华审计长的协调下,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相关涉案人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审计在案件查处中占据主角,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项俊波在其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和胆略,得到审计署的认可。1999年底,回到审计署后,经历第二岗位锻炼,很快就提为党组成员、副审计长。

在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任内,项俊波主导企业、金融机构审计,成绩斐然,并成为李金华审计长向全国人大报告的主要内容。

既然对金融风险认识深入,中央调项俊波出任央行副行长一职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应该被视为委以重任。因为这样可以加强金融系统自身风险防范,防止银行业内部腐败的蔓延。

尽管离开审计机关,但审计人的情结还是很深的。2005年12月,项俊波参与编剧的大型反腐电视剧《审计报告》在央视八套播出,全国审计机关干部都收看了。这部剧告诉我们:在又一份庄严的审计报告向世人公示之时,审计人又一次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有审计人在,国库秋毫无损。

然而,离开审计机关到金融行业任职的项俊波真的让人民放心吗?

中纪委的调查暂未披露项俊波腐败详情。我们尚不能知道他是从哪一步下水的。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思考的是,

派一个反腐专家到一个行业去从事管理工作,为何未能遏制腐败,反而他自己成了更新型、更隐蔽腐败的代表?

反腐败最怕的是什么?是查处腐败的专家搞起了腐败,由于他既知道作案人的思路,又通晓查处人的思维,因为精通业务,对腐败的风险点了如指掌,反而善于规避被查的风险。所以,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防范,一旦这样的人堕落了,他能钻的空子,其他人都看不出来,或者至少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加之位高权重,谁能把他拉下来?

项俊波被查,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重大的人才损失,也说明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任何“放心的人”都会变成不放心的人。

项俊波还曾在1986年创作过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多集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这部剧我没看过,说实话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但是,项俊波的审计人生我是记得的。被“审计风暴”感染,2004年,笔者专题采访审计风暴中的审计查案与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合作问题,中国审计报、检察日报、江苏法制报均在头版做了报道,法制日报更是约了整版体会,连难上的央视和挑剔的中国青年报都做了报道。这样的事情,审计人没有忘记,那样的查案,人民没有忘记。但是项俊波,你怎么就忘记了呢?

因为你忘了初心!

如果非要以人民的名义说句话,那么应该忠告那些仍在窃喜或战战兢兢的“伪装者”:不忘初心,人民才不会忘记你!否则迟早将你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