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小说全文阅读(闯关东小说全文阅读免费)

访客2023-10-03 13:15:2227

文/难得一名

据200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刘德增《闯关东》一书介绍:“闯关东”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贫苦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自清代至民国时期,“闯关东”的山东人达2500万人。绝大多数“闯关东”的山东人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娴熟的垦殖技术垦荒种田,披荆斩棘,烧山开荒,垦出片片农田。但也付出惨重代价——数以千、万计的人葬身兽腹、沼泽,倒毙荒山野岭。

小说《闯关东》是著名平民作家高满堂搭档编剧孙建业呕心沥血之作,洋溢着关东寥廓而雄健的气息,那从苍茫悲郁的土地上蒸腾而出的阳刚之美力透纸背。

闯关东前——

如果没有一斗小米的“苛刻”条件,传文会不会就继续留在山东章丘那个地方,与鲜儿过着他们食不果腹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追随传文,鲜儿会不会放下爹娘和哥哥闯关东,走上完全迥异的人生?

传文与鲜儿的爱情是从“娃娃亲”开始。是传文他爹朱开山阻止鲜儿被裹脚而给传应承的婚事。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以传文懦弱的性格,他与鲜儿白头偕老自是毋庸置疑的事。

俗话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传文与鲜儿的爱情,在一斗小米面前,却连腰也站不起来,直到夭折。

连着三年的大灾,一斗小米如何划拉也划拉不出来

虽然故土难舍,但是果腹活命是最现实的生活。没人知道关东是天堂,还是地狱。良田沃土自然是“闯”得其所,雪域冻土只不过是从一个坑跳出而跳进另外一个坑。但未知的远方毕竟有广袤的土地,机会更大,相信会容他们讨一口吃食。

彼时,传文一家和鲜儿都还没迈上闯关东之路,吃食问题自然是个大问题。朱传文和鲜儿的婚事也已一拖再拖,让鲜儿等上了三年。谁都知道,天灾人祸还没来的时候,没有人能预见。一旦来了,想避又避不过,因此,在他们相信这是冥冥之中已注定的命运,谁也改变不了。

鲜儿她爹来朱家找传文他娘,说是希望朱家早点把传文和鲜儿的婚事办了,实际上是要把条件摆出来,“一斗小米”便成了箍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圈”。

可是那一斗小米还是不能免的。

鲜儿她爹的条件,并不过分,如果在平安年月,但时下并不太平。不好一口回绝,传文他娘得谈条件,摆出问题和困难来:

他叔,赶上这年头谁家有富余的粮食?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俺家里的粮食划拉划拉不够一斗。你也不用把脑门子揪着,俺打发传文上他姥爷家去借了,咱两家说好的事不能变!

事实上也是,天灾人祸,再有家里的顶梁柱朱开山因开香堂杀洋毛子后被朝廷翻脸要杀头,不得不远走他乡杳无音讯。这个家,再划拉出一斗小米岂是易事?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姥爷家里,传文翻过六十里路到姥爷家能顺利借到粮,希望还在。

人算不如天算,借米回来的传文,带来的不是好消息——姥爷一家悬梁自尽。人都没了,哪来的粮食?

悲痛之余,传文娘还必须面对现实,她对准亲家谭永庆信誓旦旦的承诺。她多么盼望朱开山能突然回来,帮她松一松她头上的“紧箍圈”。

都说关东是个宝地 保不准他现在置了房子置了地,牛马满圈,三房两妾,早把咱娘儿忘了!你们不信?现在他正喝着小酒打着饱嗝,放着响屁,抽关东烟儿,蹲在房顶上风凉呢!

与其说是在抱怨男人,不如说是她对离家多年男人的思念,还有朴素的梦想。

传文的婚姻在“一斗小米”面前变得格外苍白无力。却又弥足珍贵,它已经超出鲜儿的身价,甚至关系到贵儿的终身大事。有了这一斗小米,他便能给贵儿说上亲。

贵儿是鲜儿还未成亲的哥。哥对传文说:俺爹说了,你家要是把粮食运来,他立马就给俺娶媳妇。

鲜儿说:那可不行,俺家就指望这点粮食给俺哥娶亲呢。

鲜儿他爷爷抽大烟败了家。这个家要东山再起基本不可能了,但儿子不能娶不了媳妇呀?再长远一点,谭家的传宗接代还要靠他呢。

通过字里行间,我觉得鲜儿她爹谭永庆有悔婚之意,但他说不出口,也做不出手。他在家门口与老汉的“聊天记录”——

老汉问鲜儿她爹是否为朱开山摊上官司后悔?

鲜儿她爹说:

后悔有什么用?定下来的亲事就是铁板上钉的钉子,要是悔亲还叫我怎么做人?再说了,鲜儿早就说了,死活是朱家的人了。

如果没有顾及脸面和鲜儿意志的坚决,她爹不是没有悔亲的可能。

朱家人到谭家迎亲,为了一斗小米大动干戈,让传文、鲜儿情何以堪

屋漏偏逢连夜雨,朱传文他娘好不容易争取得鲜儿爹娘同意,从一斗小米降为八升。传文、鲜儿有了“情人终成眷属”的希望。一家人还欢欢喜喜量米及一切婚前准备。然而,该死的响马就在上门迎亲的前一夜洗劫朱家。并且,他们的洗劫早有预谋,就是不知从何获得朱家八升米的信息。求也求了,甚至传文他娘也把“朱开山”的名号摆了出来,希望能吓退响马,但都不能见效。好在,响马还给他们留下两升,强盗的“善心”,又似是故意留给朱家最后的救命稻草。

锣鼓齐响,迎新队伍直扑谭家。朱家把被劫的实情向鲜儿爹娘说了,希望得到通融,看在传文和鲜儿两人的情分上,网开一面。

从一斗降为八升,对鲜儿爹来说已是做出了巨大的让步,现在又不知传文被劫是真是假,但摆在他面前的是朱家想得寸进尺,门都没有。

在还未动武前,传文、鲜儿还是跪求她爹谭永庆,先是鲜儿:

鲜儿听到院外的鞭炮声、笑闹声响成一片,扑通给爹跪下了,哭道:“爹,求求爹了,你就让俺出门子吧……”谭永庆老泪纵横:“鲜儿,不是爹心狠,爹知道你和传文分不开,可俺就这么打发了,你哥怎么办?人家那边也催了好几回了,咱们家没有粮食怎么给你哥娶回媳妇?你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哥打光棍儿?

接着是传文——

贵儿心急火燎地跑进来,对谭永庆说:爹,不好了,传文在大门口跪下了,喇叭匠吹倒了好几个……”

导火线是鲜儿爹点燃的:

“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没有粮食娶不了亲。”

偏偏传武不信邪,他觉得只要鲜儿同意,便是谁也拦不住,便率人往鲜儿家冲。贵儿知道爹死活不“降价”,很大程度上是愁他的婚事,自然向着爹,操着大棍舞起来。传武哪肯吃气,撸起袖子拉了架势。眼看火星撞地球就要上演。

当然,架是打不起来的,但肯定是伤了和气。作为其中主要当事人的传文、鲜儿,该如何面对双方父母?婚姻变得扑朔迷离。

并非闲话

传文与鲜儿可望不可及的婚姻里,“一斗小米”是主因。正是这个“主因”,让鲜儿走向另外一个人生,使传文丧失了男人应该有的担当,这是后话,咱们姑且不表。

“一斗小米”不过是鲜儿她爹谭永庆设定的条件,是鲜儿的价码、更是为换取贵儿婚姻的筹码,而不得不做的“买卖”,足以让人心塞:婚姻是商品,连讲价都不容易。

尚存的婚姻气息,乃是因为鲜儿她爹还放不下脸面和鲜儿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他们都试图让婚姻维系着他们青梅竹马的爱情,只可惜,这一切只是暂时的。绕出夭折的婚姻,闯关东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果没有天灾人祸,一斗小米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此一来,谁又背井离乡闯关东?闯关东,就是为了一斗小米果腹。果腹或还是不能果腹之后呢?

我是@难得一名,欢迎关注、交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