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捉妖剧情(哪吒降妖记全剧)

访客2023-10-03 13:16:4224

人生,说到最后,简单得只有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浮沉,由于有了人世的冷暖,简单的过程才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我们的展望也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来。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

今后我与自己流浪张碧晨 - 今后我与自己流浪?

《哪吒》火了。票房破40亿。口碑不断发酵。豆瓣8.7分、猫眼9.7分、淘票票9.5分。《哪吒》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新票房冠军。

《哪吒》触碰了命运的主题,也有亲情、友情、师生的元素。哪吒的命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特别是草根一族,我们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哪吒。

我们多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假如你出身不是很好,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有人误解你、非议你、嘲笑你,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与你做对。如果你要是与众不同一点,就会有人鄙视你、谩骂你、阻挠你,甚至百般伤害你。

成见,往往就来自于身边的亲人、朋友、老板、同事、老师、同学等。我们会感到无奈,有时候也会自暴自弃。

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装备不行,还玩个鸟啊!”

简要回顾一下《哪吒》剧情。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

混世大魔王

小哪吒天生神力,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擦枪走火,把陈塘关掀个底朝天。

调皮捣蛋,顽劣成精,村民称哪吒为妖怪。

命运狠狠地欺负你,你是对她求情?对她磕头?哪吒是如何对待这一命运的呢?

哪吒和我们许多人一样,选择了自暴自弃,用打油诗打发人生: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

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

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带纸。

再来一首:

生活你全是泪,没死就得活受罪;

越是折腾越倒霉,越有追求越悲催;

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

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也是很疲倦。

我们多么像现实生活中的哪吒。面对失意人生,我们感到痛苦、无力、愤怒、悲观、厌世。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

人,可否逆转自己的命运?

知乎网友“大猫布丁”的回答很有意思,大意如下:

人生就像打游戏。

装备好比年龄、相貌、家境、情绪、性格、智商。

年轻貌美家境好,升级打怪不用愁。

最易打通关的是:女神+有好老爸。“女神”有很多人追,“有好老爸”会帮助挑选最合适的伴侣。

糟糕的状态是:大龄、无知、情绪化、外表减分。

更糟糕的状态是:而且还很贫穷。

更更糟糕的状态是:而且还缺乏自由。

大龄无知情商低,又穷又丑没自由。

为什么自由这么重要?

没有自由,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比如你出生在刚果,面临饥饿、贫穷、暴力的大环境。

比如说“儿童新娘”就是童工、生育机器,且永远无法离开当地。

比如说“无知”。当思想被禁锢,就永远无法逃离。

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

装备不行,还玩个鸟啊!

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也是很疲倦

二、“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面对哪吒的悲观,李靖心生一计。李靖撒了一个慌,说:你是灵珠转世,今后肩负着斩妖除魔的重任。哪吒信以为真,重拾生活信心。

有一次,妖怪“海夜叉”偷偷潜入陈塘关。

哪吒为了证明自己能斩妖除魔,一路追打妖怪。

只不过,这水怪能够遁入水中,化作无形,实难捉住。

哪吒捉妖,村民看在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毁坏了房屋、砸破了水缸,像是在无缘由地发疯;

水妖掳走孩子,哪吒救人,在村民眼里又成了“哪吒抢人啦!”

小哪吒百口莫辩。

眼见不一定为实。

但遗憾的是,更多人盲目地相信自己的眼睛;

没有看清事实的真相,就义愤填膺去“公开处刑”一个人。

就像哪吒终于救下小女孩,村民却携棍棒来“主持正义”。

自以为正义,却沦为帮凶。

那些道听途说的粗浅判断,有时伤害的是真正善良的人。

村民的成见

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成见太多了。举个例子。

《哪吒》导演饺子成名后,自媒体作家粥左罗写了一篇文章——《哪吒》冲20亿!导演40岁改命背后:永远去做你余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有人说:

这算是对自己前半生不负责任的一种吗?有没有想过生你养你的父亲在去世之前都没有收到你对其的回报?任何事情,尽心尽力足矣,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那还得了。

粥左罗:

对你这种人,说多了浪费时间,一个字:滚。

现实生活中的成见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老扎心了。

三、“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哪吒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魔丸转世,用咒语解开乾坤圈,魔性大发。哪吒欲杀死李靖,毁灭陈塘关。魔性被抑制住后,哪吒彻底失望了,离开了陈家庄。

天雷即将降临。哪吒会不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

哪吒的坐骑小猪猪告诉了他一个真相:李靖为了救哪吒,瞒着妻子,用自己的一命换哪吒一命。李靖让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修炼,并不是为了困住他,而是希望通过2年的修炼,让哪吒重新做人,迎得村民们接受。

哪吒对命运的态度从此发生改变。哪吒说:“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人一生命运改变的关键时刻,往往就那么一天,一小时,那么几分钟的关键时刻。

生而为魔,那又如何

人的命运,由谁决定?

有人说:人生有时候看似很多选择,但其实又没有选择。我们都常常被逼到人生的角落,然后命运会告诉你,很多人终将错过,很多事没有结果,很多情一错再错。

“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哪吒为所有为命运而抗争的人们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哪吒是我儿

何谓命运?

孔子说:“知天命。”

荀子说:“节遇之谓命。”

我们说命运,常常指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

人生在世,命运各不相通。命运常伴随着苦难的发生。命运与苦难是一对伙伴,苦难发生的时候,命运随之改变,而命运改变时,也少不了苦难这个催化剂。

哪吒生而为魔,这是哪吒的已经发生的遭遇,不可更改。天雷降临,也是已经发生了的遭遇,不可改变。就是说,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遭遇,我们称之为命运。

至于没有发生的事情,那只能叫预言,不叫命运。命运一定是已经发生过的遭遇。

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预言100%准确,就像算生辰八字的、看风水罗盘的、看手相的,它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有一定的概率,但它并非科学。

佛教说,命运指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因果规律的体现。

四、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命运?

为什么我们在乎自己的命运?命运关乎生死问题。

如果给你3年的时间解答一道决定你生死命运的问题,你该如何解答?如果你是哪吒,你知道自己魔鬼的身世,即将遭天雷劫,你是灾难降临?还是说和命运抗争到底?

天命不可违,认命又不甘心。在两难的境地,又该如何?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命运,但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从而改变今后的命运。等待命运的转变,不如等待死亡,死亡一定会来,而命运并不一定会青睐你。

周国平说:命运的偶然性给人带来一种荒谬感,这纯粹的偶然性却成了个人不可违抗的必然性。叔本华在《论命运》开头引言“偶然在生活中是没有位置的,和谐和秩序把持着对生活的统治”,这种对“命运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的表述和周国平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人在尘世中的重大遭遇都被老天漫不经心地决定了,着实让人感到一种荒谬。于是人容易走进一个死胡同,命运如此,何必强求?这种思路停留在为一己命运讨说法的情况。

跳出一己命运的局限,把整个人类的命运放在自己的视野中,这样,作为一种观察者的身份,去审视人类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命运;这样获得了一种不同的视角,拥有了不同的境界,自由的心态,把命运当成了游戏,籍此与命运达成和解。

打破一切是非定义

对待命运的态度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你不相信什么,命运就不是什么。

你相信什么,命运就是什么。

命运,如此而已。

听天命,尽人事。天注定的部分,我们无法改变。人可以改变的部分,我们要拼尽全力。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不管你是为了怎样的信念去奋斗,也终有倒下去的一天。我们面对这种遭遇,要顺其自然;而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要争取自由,要拼劲全力的活着,要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斗争,从而实现自己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我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哪吒。你被人们看做妖魔鬼怪,遭人唾骂,面对命运的游戏规则:

你是否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你是否会怨天尤人,无限仇恨?

你是否会“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古人说:“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正如种地一样,种什么得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结福果,种恶因结苦果。

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召。

用大白话解释,意思就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心。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五、改变人生命运的密码有两个

周国平说:“命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性格与环境。环境规定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可能范围,性格则规定了他对遭遇的反应方式。我在此意义上理解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性格即命运。”

性格是第一位的,环境是第二位的。

就是说,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密码有两个:环境与性格。

性格包括: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意志、道德、智力、思想方法等;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性格是内在的因素,环境是外在的因素。性格是本质,环境是表象。性格是内因,环境是外因。表象上下功夫下久了的人是不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环境只是一个外因,而性格是内因。在某种意义上,改变命运,就是改变性格。尽管性格很难改,但还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有基础的人格:真实、开放、良知。

向外求,不如向内求。就像化妆,真正的化妆不是装饰外表,而是心灵的滋养。

都不准哭啊

法国昆虫学家约翰·法布尔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