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打金枝的主要内容(京剧打金枝上下集全场)

访客2023-10-06 11:44:2184

传统戏剧《打金枝》有十几个剧种,相传毛主席就先后看过山西梆子、京剧、黄梅戏,并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

越剧《打金枝》片断

《打金枝》的故事情节是:唐朝国家功臣、汾阳王郭子仪八十大寿时,其六子八女均拟携妻或夫婿登堂拜寿。小儿媳、升平公主因自持皇帝女儿身份,不愿前往。为夫君郭暧打骂后,公主愤而回宫哭诉。郭子仪绑子上殿“负荆请罪”,唐明皇认为儿女事非朝廷应予干预,非但没有责罚,反而晋升郭暖官阶,并与皇后劝解双方和好。

郭子仪是唐朝著名将领,武状元出身,先有拥戴之功,后带兵东征屡败安史叛军,并会同回纥收复两京,身系唐室安危达二十余年。后进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晋剧《打金枝》片断

毛主席对根据以上史实改编而成的戏剧《打金枝》非常欣赏。1948年3月,毛主席渡黄河,在贺龙的司令部居住时看完山西梆子《打金枝》后说,山西梆子很不错,郭子仪是个老臣,金枝回宫告了驸马的状,唐明皇了解女儿的心理,不但没有惩罚驸马,反而给驸马连升三级,

这说明老丈人很开明。

1957年,毛主席在北京看完京剧《打金枝》后,对周恩来、彭真说:郭子仪幼子郭暖和妻子升平公主闹矛盾,郭子仪和皇帝各自批评了自己的孩子,解决得很好;

这说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矛盾双方要各自多作自我+批评。

1958年4月6日,毛主席在安徽合肥看黄梅戏《打金枝》。当他看到郭子仪捆绑了自己和儿子来到面前请罪,皇帝十分宽容,反过来批评自己的女儿、批评皇后对女儿的偏心时,毛主席称赞道:

这个皇帝手段高明,能团结功臣,不偏听偏信;

对于小公主汇报的逆耳之言,他置若罔闻,相反却严格管教自己的子女,这一点,好多共产党员都做不到。

豫剧《打金枝》片断

戏剧《打金枝》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性光辉和政治智慧。郭子仪“功高震主”,却又“谨慎低调”;唐明皇“位高权重”,却又“冷暖自知”,或许,这才是这部戏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