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特点简介图片(满族服饰特点)

关于满族服饰特点简介图片,满族服饰特点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
2、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3、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
4、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
5、对襟马褂多当礼服。
6、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
7、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
8、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
9、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
10、其它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常服。
11、本土为戴暖帽、穿马褂、行袍的男子。
12、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
13、其中一种为“马甲”或称“坎肩”,男女皆着。
14、样式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
15、一般穿在里面,样式也比较窄小。
16、清末时,有把马甲穿在外面的。
17、还有一种多钮扣的马甲,称“巴图鲁看坎肩”( 巴图鲁是满语,是“勇士”之意)。
18、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钮扣,共十三粒,俗称“一字襟”马甲,或称“十三太保”。
19、先在朝廷要官服用,故称“军机坎”。
20、以后,一般官员也多穿着,成为一种半礼服。
21、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
22、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23、清代礼服一般无领,穿时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领。
24、春秋季节,用浅湖色缎,冬季用绒或皮,这种领子,又称“领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称“牛舌头”。
25、质料用布或绸缎,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束在腰间。
26、还有一种披肩。
27、形似菱角,上面绣以纹样,多用于官员朝服。
28、本土为领衣实物。
29、 清代服饰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
30、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
31、清朝中叶,汉族妇女模仿满族宫女发饰,发饰品种繁多,各个时期流行的发式也各不相同。
32、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
33、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
34、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
35、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
36、袍衫(旗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装束,也深受汉族妇女的喜爱,不过满族的女装没有汉族的宽大。
37、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
38、此图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袄裙的妇女。
39、 清代服饰 清代妇女发饰,分为满汉二式。
40、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
41、汉族妇女的发式,在清代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
42、以后还流行过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
43、清末,崇尚梳辫,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后逐渐普及。
44、满族妇女发式,大多以为钿子为饰。
45、钿子以铁丝为骨,也有用藤丝的,外面裱以黑纱,上面饰有翠翟。
46、普通满族妇女,多为“叉子头”式,也称“两把头”、“把儿头”的。
47、后来,受汉族影响,一般都将发髻梳成扁平的形状,俗称“一字头”。
48、到了清末,这种发髻越来越高,逐渐变成“牌楼式”的固定装饰,只需套在头上,再加一点花朵即可,名为“大拉翅”。
49、汉族妇女服饰,初期仍如明末之旧。
50、经过不断的演变,终于形成一代特色。
51、凡后妃命妇,用凤冠、霞帔。
52、普通妇女除婚嫁及入殓时“借穿”一下这种服饰外,其它场合以披风、袄裙作为礼服。
53、而满族妇女的主要装束为袍衫(旗袍),不过满族女装一般为窄而瘦长,多在外面加坎肩。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