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造孔之人”,这位院士的研究领域为何重要
继和团队的一起获得上海18年来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又获2022年度上海科技功臣奖。
5月26举行的2022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被授予科技功臣。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
“人们提到爱因斯坦想到相对论,提到法拉第就想到了电磁效应,所以若只在3秒内就能让人想起他的重要科学贡献,就是一个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道。
对已从事化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几十年的赵东元来说,“造孔之人”是他给自己的标签,也希望别人在提起他的时候能想起“介孔材料合成”这个稍微值得一提的东西,“提到一个科学家不应该首先想到是发表了哪些文章”。
2021年公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赵东元院士和他的学生李伟教授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
这个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大奖的“介孔材料”项目究竟有何意义?
赵东元对第一财经介绍,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他们团队的研究,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这个起初有些异想天开的设想如今也广泛作用于经济生活。“科学,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都是看似无用的 ‘异想天开’。我们在世界上首创了这样的材料,烧成了碳做成了碳材料,打开了有机-有机自组装的大门。”
具体来看,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在2-50纳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将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材料体系,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供图
不过,在2001年左右,整个介孔材料都局限于无机材料。做了这么多无机介孔材料的赵东元,开始思考能不能创造一种有机的高分子材料,又软又轻又好用,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于是便建科研团队开始“造孔”,2005年,在团队的努力下,赵东元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文章,在有机-无机自组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的新思想,并将实验方法公之于众。至今已经吸引60多个多家和地区的1500余家科研机构跟踪研究,利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等,发表论文4万多篇。
截至目前,赵东元团队一共创造出19种以FDU(复旦大学)命名的新型介孔材料,这些新型介孔材料已经进行了千吨级生产,在加氢裂化、蛋白质分离、固定化酶和生物玻璃补骨材料等应用方面,为国内外研究单位提供实验试剂。
经过不断压缩成本,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例如,将介孔材料作为催化剂使用,提高重油转化效率,全国推广后每年可为中石化增产约150万吨的高质量油品;将介孔碳和介孔高分子吨级生产,运用于超级电容器,在北京奥运会的LED路灯和上海世博会的电动汽车上都得到了示范性应用。此外,还在生物检测、环境处理、电子材料等方面应用。
而在民用方面,赵东元团队也有了新的设想:将来是否可能应用到衣物上,比如用纳米孔制作衣服,既轻薄,保暖性又强。目前他们就正在做一种利用介孔高分子材料做成的液体。他对记者表示,团队目前正在做碳硅复合材料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科学家怎么样能够把成果转化,这个是很重要的”。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