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首次系统性定义“长新冠” ,12种“后遗症”症状列入
5月2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来自美国的关于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研究首次系统性地基于症状提出了“长期新冠肺炎”(“长新冠”)的定义,可以作为未来诊断“长新冠”疾病工具的基础。
很多人在感染新冠后很长时间内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症状也被视为新冠后遗症。但此前对于“长新冠”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或者能够让人普遍接受的定义。
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了12种“长新冠”症状,这些最突出的症状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改变、头晕、胃肠道问题、异常的动作和脱发。
该研究纳入了美国33个州的85家医院、卫生中心和社区中心的近1万名患者。将8600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与1100多名未感染该病毒的患者进行了比较。
该研究的作者、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教授Leora Horwitz表示:“这项研究试图为长新冠提出一个具体的定义,未来可能有助于开发一种医生诊断患者的方法。”
不过他同时称,该研究提出的“长新冠”的定义仍是一个早期的定义,需要不断完善,与最终投入临床诊断应用还有距离。
“我们的目标是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更系统的定义,可用于回答有关风险因素的问题,例如重复感染新冠后“长新冠”的可能性以及感染不同病毒变异株的差异。
该研究还发现,在奥密克戎浪潮之前,“长新冠”在感染者中更为常见。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感染超过30天后入组的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约17%;相比之下,在奥密克戎流行之前,“长新冠”的比例超过35%。
然而,与感染一次新冠的患者相比,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再次感染新冠的患者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更大。在感染30天后入组的重复感染患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21%。
值得关注的是,接种全程疫苗的人无论感染何种变异株、感染几次,发展为“长新冠”的可能性都较未接种疫苗的人更小。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接种疫苗的感染者发展为“长新冠”的比例为16%,没有接种疫苗的患者中有22%的人发展为“长新冠”。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Tags:
相关推荐
- 湖北三江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 60925996.99 元中标红林总装厂房二期工程
- 江西省天久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龙里县城区排涝工程勘测
- 北京中和联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标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植物表型研究设备采购及伴随服务(重新招标)项目,中标金额 7764000 元
- 霸州市佳理鑫五金制品厂中标新乐市第三中学采购项目
- 河北泽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等为路南区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总承包(EPC)(二次)中标候选人
- 河北石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110736.93元中标高铁片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三标段
- 中基恒源建设有限公司中标高铁片区(含新华商业广场)景观提升项目施工五标段,中标价 13430852.95 元
- 九芝堂换帅完成工商变更
-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大宁县水果供应链基地运营配套建设项目施工(二次)第一中标候选人
- 浙江宁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97028327元中标慈溪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转运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