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什么(饺子寓意着什么美好的意义)

访客2022-12-10 20:19:4531

文/王冬梅

说起饺子,我想起北方的一句名言:“饺子好吃,但躺着舒服。”南方人一听,心想:干嘛躺着不干活赚钱?北方人比较懒,过年只吃一个饺子就会被辞退。

南方人爱说北方真的没东西吃。北方人说南方人爱在食物上下功夫。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南方人,我不敢传达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的偏见,但我部分认同他们。但是南方的美食太好了,配不上一个饺子皮,各种美食都能囊括。北方出了大馅饺子,谁来竞争?

平日里,只有做饭的一个人在忙,但饺子要全家一起干,拌馅、擀皮、包包、做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吃的都是圆圆的。有一次,我们办公室同事聚餐,有饺子。一个油腻腻油滑的看起来像小地主的男人,在家被伺候惯了,就抓着他的手,什么也不做。他早早地坐在上层的桌子上,等待食物。我们以后不会带他吃饭了。

还有一次,和我相熟多年的大学教授张叔叔邀请我和妹妹去玩。他曾经请我们去校园餐厅吃糖醋桂鱼和各种小吃。我们不想让他再花钱了,就提议在家养饺子。我妈听说了,就责怪我们没给我舅舅穿小鞋。但是张大爷是山东人,不会做别的饭。包饺子擅长。我们到的时候,张大爷已经把面做好了,拌好了馅,买了一盒夫妻肺片,炒了一锅新对虾,摆了一盘红枣,一盘水灵灵的草莓。张大爷先包了两个饺子,煮好,尝了尝盐再调口味。这种简单而丰富的饺子盛宴让客人和主人都很开心。回想多年,似乎几乎所有一起去过交子和交子的人都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

我姐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开学离家,我家都要送一大包饺子,就是那句老话“送客饺子,迎客饺子”。欢迎客人的时候,我不确定客人什么时候到。一个风尘仆仆的人进门,下面几分钟就能吃完;送客的时候,为了表达珍惜和告别的心情,包一个饺子应该要花点时间。我家一直是我妈擀面皮,我们两姐妹包包子,我爸煮饺子。他从锅里捞出小白猪一样的饺子端上桌,总开玩笑说这是“滚出饺子”,都是为了冲淡离别的伤感。第二天早上,父亲把饺子留在煎锅里时,会说:“我的小女儿爱吃煎饺。”

“一热三香”,饺子需要趁热吃,这样他才能尝到肉皮里缠结的美味。所谓“饺子要吃得很烫,媳妇要嫁个胖乎乎的”。但是在夏天,凉拌饺子的味道很特别。通常,你甚至不需要筷子。把桌子上剩下的冷饺子捡起来放进嘴里。再来一杯冰啤酒。你开心,你幸福。你真以为饺子里“越喝越多”。

说到美食中的歇后语和俗语,饺子大概是第一个:麦子夏天收割,新铺的白面味道极好。小麦通过信息资源网收割后,是农业的农闲时间。一有机会就包饺子,卷面条,被称为“第一次饺子包面”。冬至过后,天气转凉,就要开始注意保暖,吃热饭了。冬至有吃饺子热汤的习俗。“没人管你冬至吃不吃饺子碗。”在北方,饺子是理想生活的标准。有句话叫“睡觉吃饺子,做梦娶媳妇——竭尽所能做好事”,有句顺口溜叫“夜已破晓,半道媳妇,羊肉鸡肉炖饺子”。饺子被列为“难得的好处”之一,可见饺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饺子又圆又白,像个小元宝。她喜欢它,喜欢吃它。北方人除夕夜都要包饺子,全家人吃个开心好吃的饺子,这一年就圆满了。过年在北京老干妈家,先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我一直等到10点,开始拌馅和面。临近凌晨,饺子收拾完,一家人下楼放鞭炮。放完鞭炮,已经过了午夜。回家煮了饺子,等于第一天30包饺子。交子的本义是“老去有性”。吃完饭,辞旧迎新,运气不错。

饺子肚子大,什么都有,但也讲究搭配——猪肉配白菜,牛肉配洋葱,羊肉配西葫芦,鸡蛋配韭菜做素馅,虾仁配猪肉韭菜做三鲜馅,荠菜、芹菜、四季豆可以切丝切碎做饺子馅,技术很好的还可以包番茄馅。在所有的瓜果蔬菜中,茴香是唯一的,和任何肉一起吃都很好吃。茴香叶细长,分选好,洗好切好,是饺子的理想伴侣。如果味道太重,就加一点大白菜。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别的吃的了,就包了肉丝和土豆丝包在饺子里,煮好了之后就后悔了。因为土豆里淀粉太多,看起来里外都是面,味道太闷了。没想到第二天,放在油里炸,就化腐朽为神奇,又脆又香,像中亚的土豆馅油炸糕点。

饺子最重要的是拌好肉馅,把皮卷圆,包得漂亮。如果饺子馅味道不好,就会被一票否决。放在肉里的调味料很受欢迎,比如盐、料酒、酱油、糖、香油、葱花和姜。想放蚝油,甜面酱,五香粉,都可以。关键在于比例。我一般会放一点切丁的香菇和虾皮,偶尔会放切碎的萝卜干,很好吃,特别新鲜。想要饺子鲜嫩多汁,就得往肉馅里打水,加一点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肉末,直到肉馅把水吃下去,这样就很有弹性了,也就是所谓的“劲”。饺子讲究的北方大妈们,打水的时候,把泡过辣椒的温水,或者大白菜、西葫芦榨出的汁打出来,有时候还把鸡蛋打成肉馅。

馅料拌匀,筷子挑一点点尝咸淡,盐量指出。盐少了,肉和菜的香味就刺激不出来了。饺子要蘸醋和蒜汁。如果是蘸酱油的,说明饺子馅缺油少盐,味道平淡。

还有饺子面,加一个鸡蛋和一撮盐,饺子皮会很结实有弹性,不容易破。现在有胡萝卜汁菠菜汁做的红皮饺子和绿皮饺子,再也不爱吃蔬菜的孩子也不会给饺子穿小鞋了。做蒸饺要做热面条,用开水浇下去,做成面条,蒸的时候才不会半生不熟。

擀之前,把面团拉成条状,一根一根往下拉,压平,一手翻皮,一手擀。这么简单的药丸我到现在都拉不出来,就因为我妈是南方人,总是拿刀割。擀皮的时候,我要擀十三次之多,擀多少次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皮中间厚四周薄,这样煮不出来。不圆也没关系。不管有多丑,手卷饺子皮总比机器饺子皮好。饺子被包装成整齐的一排,便于计数。“我们这么忙,不能让饺子乱了套”。包好的饺子最好放在面板上,不要放在密闭的器皿上,否则饺子可能会渗入底部,粘在木板上,很难处理。在美国,如果看到有人包饺子,拿出桔梗做的帘子来放饺子,我会用拳头说“我佩服”。饺子绝对好吃。

用冷水煮饺子三次,三次后揭开,煮两三分钟。所谓“盖锅煮馅,开锅煮皮”。北方人从不掩饰对饺子的喜爱,一口大锅总有上百种馅。连女生都谦虚的说我一个人可以吃200个饺子。娇子自带气场。当他想起包饺子的那一天不是假期,而是周末休闲。全家团聚,他的感情很深。即使饭桌上除了饺子什么都没有,那种美妙的滋味也是历久弥新,即使饭后喝一碗饺子白汤也是那么舒服。煮饺子时,饺子表皮淀粉溶于水,转化为消化酶。“喝原汤,融原粮”不是废话。

饺子是中国食物的代表,英语中也有Gyoza这个词。在国外,比如美国,中餐馆也有卖方便面袋的饺子,超市则有冷冻的日本饺子、韩国饺子、泰国饺子、俄罗斯饺子,种类繁多。虽然各有千秋,但比起全家人聚在一起,从和面、剁馅开始的饺子,却缺少了饺子硬核的味道——魂牵梦绕的家。

“正月初二饺子面,初三韭菜盒子,初四煎饼鸡蛋,初五小人嘴,初十年糕,正月十五元宵圆……”大年初五,各种对信息资源网络小心谨慎的禁忌都可以解除了,叫“破五”,还得吃饺子庆祝。所说的“小人嘴”指的是饺子。北方大妈捏饺子或者挤饺子,比包快多了。这首北京童谣其实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孩子,别贪心,过了腊八就过年了……”现在从腊八读到正月十五,从过年的餐饮、习俗想到中国的饮食文化,想到学者的观点——“中华民族是一个融合的民族,维系中华民族的不是血缘,而是文化”。

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东南西北地区过年吃的美味,不就是中国人通过对美食的追求和缅怀来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吗?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冬梅,女,爱好文学。近年来,她在数十家市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

《当代散文》是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的双月刊散文杂志,主要刊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的作品。欢迎山东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我们。提交电子邮件:sdca98@163.com sdswxh@126.com

当代散文第一名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最新留言